专报特写!仿真烟售卖联系方式“变生不测”
近年来,随着我国烟草市场的不断发展,仿真烟这一新型烟草产品逐渐走进了消费者的视野。然而,在仿真烟市场迅速发展的同时,一些不法商家利用微信等社交平台进行非法仿真烟销售,其售卖联系方式更是“变生不测”,给消费者带来了一系列隐患。
仿真烟,顾名思义,是指外观、气味与真烟相似,但不含烟草成分的烟草制品。虽然仿真烟在我国合法销售,但一些不法商家却打着仿真烟的旗号,进行非法真烟交易,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近期,记者深入调查发现,仿真烟的非法售卖方式可谓是“变生不测”。以下是一些不法商家利用微信等社交平台进行非法仿真烟销售的典型案例:
一、虚假宣传,诱骗消费者
一些不法商家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社交平台发布仿真烟广告,宣称其产品口感纯正、价格优惠,甚至以“正品保障”为噱头,诱骗消费者购买。然而,消费者在购买后却发现,所购仿真烟并非正品,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二、隐匿身份,逃避监管
为了逃避监管,一些不法商家在微信上以“朋友推荐”、“海外代购”等模糊身份进行仿真烟销售。他们利用微信的匿名性,规避了实名制登记等监管要求,使得执法部门难以对其进行查处。
三、利用熟人关系,规避风险
部分不法商家利用熟人关系进行仿真烟销售,以“内部优惠”为幌子,吸引消费者购买。他们通过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社交平台发布虚假信息,利用信任关系规避风险,给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
四、虚假宣传“海外直邮”,掩盖非法经营
一些不法商家在微信上宣称其仿真烟为“海外直邮”,实则是在国内进行非法销售。他们通过虚假宣传,掩盖其非法经营行为,增加了执法部门查处难度。
针对上述问题,有关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
-
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仿真烟销售行为。
-
强化对微信等社交平台的监管,遏制不法商家利用平台进行非法销售。
-
提高消费者法律意识,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切勿购买非法仿真烟。
-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仿真烟安全风险的认知。
图片来源:互联网
总之,仿真烟非法售卖联系方式的“变生不测”问题亟待解决。只有政府、商家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烟草市场环境。